一.背景
2016年4月,交通运输部出台《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开展智慧交通示范工程,推进智慧港口示范应用,实现港口服务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提高港口物流效率和智能化水平。针对规划中提出的建设目标,结合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在港口信息化方面的一些规划经验、标准经验及项目经验,阐述对智慧港口的理解,提出智慧港口总体技术框架,并着重阐述在智慧港口建设过程中有关的技术应用.随着航运经济的快速发展,内河水上安全监管形势对航道安全监管系统现场监管能力、业务办理效率、综合服务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海事等航运管理部门正向着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服务水平提升、更加注重解决深层次和全局性问题的方向转变。而内河大部分地方都存在监管盲区,安全监管的基础设施薄弱,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对内河水域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将先进的技术手段引入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的监管业务中。新技术的结合能解决对整个港口可视、可测、可控的问题。
二.现状
传统的安全监管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多数以巡逻艇现场监管为主。对于海船来说,在狭窄水域和船舶密集的地方,驾驶人员通常思想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可以说在狭长水域中,船舶多数由船长亲自指挥加之使用安全航速谨慎驾驶,但安全隐患还是没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特别是内陆船长驾驶超长的大型驳船渡过狭窄的水闸和拐角,将货物交付到目的地时,面临着十分艰巨的航行任务。当黑夜或薄雾阻碍正常视力时,通常只用明亮的探照灯来提高船长的环境感知能力。
随着安全信息化发展,传统的监控设备由于监控范围小、解晰度低、夜视能力差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航道水运大面积安全管理的应用需求。热成像, 完美替代了传统的半球形摄像机,近年来由于热成像全天候、多气候条件、 覆盖面广、 作用距离远 、 图像稳定清晰等特点逐渐得到了用户认可,并逐步开始应用于不同需求行业,如边海防、油田防盗、渔政管理等。
- 优势
- 在港口,码头,道,水运沿海岸线安装的全天候监控红外热成像设备,全天候24小时成像,实时监控航道水运安全状况;
- 在监控指挥中心采用视频综合管理软件,实现对全程各监控点多画面实时监控、录像、远程遥控,报警处理和权限分配, 有突发事件可以及时调看现场画面并进行实时录像,记录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及时报警联动执法部门进行处理,事后可对事件发生视频资料进行查询分析;
- 由于摄像机通过目标物的辐射的热量来成像,绝对零度(-271℃)以上的所有物体均可产生热辐射,成像过程不受天气影响,在大雾,大雨等恶劣天气环境影响,极大保证了整个港口安全。 能为港口,码头,航道水运安全防范提供装备技术上的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