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化工大学碳纤维复合材料实验室中,一台高精度红外热像仪正无声记录着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的细微温度变化。这是国内红外热成像技术领军企业格物优信与北京化工大学科研团队联合开展的创新实验,旨在通过精准监测不同环氧固化剂对树脂固化过程的影响,优化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与性能,为国产高端材料研发注入新动能。
环氧树脂固化:温度控制的科学密码
作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关键黏合剂,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直接决定材料界面层的均匀性和力学性能。传统双酚A型环氧树脂因耐热性不足、固化温度敏感性高等问题,限制了其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9。北京化工大学科研团队通过分子设计,开发了四官能度环氧树脂及超支化环氧聚合物等新型固化体系,显著提升了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与韧性9。然而,固化反应中瞬态温度场的精准捕捉成为验证改性效果的核心挑战。
格物优信X640F系列热像仪凭借0.05℃温差分辨能力与50Hz高帧率全幅测温技术,首次实现了环氧树脂固化全过程的动态温度场可视化。格物优信热像仪卓越的高精度测温能力,能把环氧树脂在不同品类、不同添加量的环氧固化剂作用下的升热情况与温度反应,精准呈现。微小温度波动都逃不过它的 “眼睛”。
技术突破:从“经验试错”到“数据驱动”
“以往依赖热电偶单点测温,难以全面反映树脂固化反应的动力学特征。”“格物优信热像仪的高空间分辨率(640×512像素)和毫秒级响应速度,让我们可以观察到固化剂分子与环氧基团反应的微观热力学差异。”
产业价值:从实验室到千亿级市场
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新材料之王”,全球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突破千亿美元。“红外热成像技术正从‘辅助观测工具’升级为‘智能研发引擎’。”格物优信技术总监表示,未来公司将深化与高校合作,构建材料热力学数据库,推动复合材料制造从“经验驱动”向“数字孪生”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