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对开学提出原则性要求:疫情没有得到基本控制前不开学,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目前已有三个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的省份率先开学,同时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已经有8个省级行政区明确开学时间节点。
但是疫情得到控制不代表疫情已经被消灭,目前,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学校复学准备情况和开学后的疫情防控能力。为此有的教育局组织演习、有的学校硬核防疫、还有的学校全封闭管理。
当下所常见的校园防疫手段多为扫“绿码”、测温枪测温以及加大人与人的间距。例如浙江、陕西等多地的学校都纷纷出台了类似入校体温检测、教室上课间距、课间如厕以及厕所消毒、食堂用餐间距、校内教职工午检、校内学生午检、寄宿生晨晚检以及入校检查的防疫方针。
但根据学生与教职员工的数量对比,你会发现即使仅有部分学生返校,可教职员工之于需要被照顾的学生而言,依旧人手不足,而人手的不足就会影响防疫的效果。例如部分要求留校的高中和初中里,学校要求班主任晚间去寝室测量学生体温,但因为晚自习导致学生下课过晚,一位班主任哪怕加上其他任课教师也很难在第一时间检查完毕,这往往就可能影响学生的休息时间。同时校园安保人员集中于校门口进行协助防疫,则会影响到其本身对于学校的防护,往往会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1、门禁+红外测温,守住学校的大门
在当下的抗疫战争中,红外测温因其非接触式这一显著优势,已被广泛用于当前疫情防控,其衍生出的第一代测温产品“手持测温枪”成为了各大出入口通行人员体温检测的常用工具。但是在人员密集的场所,手持测温枪也存在很多弊端。当防疫人员给通行人员测温时需要近距离接触,当通道口人员过多时需排队测温等待通行,这些都极易造成人员聚集,增大交叉感染的风险,尤其是随着学生的大面积返校,进而导致出入人员数量呈现爆炸式的提高,这会给疫情防控带来严峻的挑战。
此时便出现了一众通过热成像进行体温快速筛检的设备,通过分区人体检测、可见光与红外双光标定技术,精确定位检测部位、降低误报率,快速发现异常发热人员,保障多目标稳定检测,提升人群通行与管控效率,其往往一秒之内便可结束对一人的测量。同时它们的理论最高精度甚至可以与医用测温设备相媲美,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控原则提供科技保障,切实、有效的控制传染源,实现对疫情防控工作尽责,对生命负责。
但这时的它们还有一个致命的痛点,那就是无法对人进行辨识,疫情之下,人人戴口罩出行容貌难分,却又不能让人摘下口罩验明正身,这就成了困扰很多学校的难题。
因为学校的特殊性,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学校,未经学校批准的学生一律不得返校,这是对在校人员的负责,也是对学生的保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脸识别系统落地后走进了校园,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在校园安全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六大场景,包括校园出入口、重点区域、人流量密集场所、学生安全、校园欺凌以及教学秩序规范。
在人脸识别技术突破了口罩的“封印”后,集“体温检测、活体防伪、口罩检测、人脸识别、人脸比对、人证比对”于一体的门禁设备,就出现在了我们面前。在独立出返校人员的人脸信息库后,人脸信息捕捉、对比、测温一整套流程走下来用时普遍在一秒以内,且仅允许规定的人员进入,闸机边上仅需留一到两位老师防止有人强行闯入即可。此时即可解放大量人手用于学校安保、巡逻工作,以防止外来人员或闯入、或混入学校内。
2、电子巡检
应用于学校的周界防范,推荐使用电子巡检更加持安保人员,有些学校占地面积过于辽阔,部分地区难以进行监控设备的布控,而传统的巡更模式则受人的主观影响较大,因此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解决工作疏忽的电子巡更则是必要的。